川南在線 發布時間:2022-10-17
驅車來到瀘州市江陽區分水嶺鎮觀音閣村返鄉從事肉牛養殖的村民牟太飛家,遠遠就能聞到空氣中飄蕩的縷縷酒香?!梆B牛場里怎么會有酒香呢?”帶著疑問,筆者走進牟太飛的家庭農場。與普通養殖肉牛的農場不同,牟太飛的牛舍隔壁是一個釀酒車間,數十個窖池和酒壇整齊排列,陣陣酒香正是從這里飄出。
牟太飛給肉牛喂發酵后的酒糟
在面積400多平方米的牛舍里,牟太飛正給20多頭牛飼喂拌有玉米粉等精料的酒糟,看著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肉牛安靜地吃著酒糟,他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這幾年,返鄉創業的牟太飛憑著聰明才智和吃苦耐勞,走釀酒養牛之路,探索出了一條釀酒和養育肉牛相結合的致富新路。
返鄉創業釀酒養牛
今年47歲的牟太飛在上世紀90年代外出打工,經過20多年的打拼,擁有了自己的加工企業,年收入達幾十萬元。2017年,留守家中的母親因一場大病后需人護理,孝順的牟太飛毅然將廠子交與親友打理后回到了老家。
“我回鄉照顧母親是一個方面,其實我還有一個多年未實現的夙愿,就是回鄉創業想帶領鄉親一起富?!蹦蔡w說,在家務農的鄉親由于種植傳統農業,經濟效益并不高,導致很多家庭多年來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靠家中的年輕人在外務工?,F在我靠著自己的企業走上致富路了,就想回鄉帶領鄉親一起致辭富。
于是,在經過一番考察后,當年5月,牟太飛依托當地大力發展紅高粱產業的優勢,并在村黨支部書記劉家琴的全力支持下,投入100多萬元,建成了一個面積達500多平方米、擁有近10個窖池的生態釀酒坊。與此同時,他還建了一個400多平方米的肉牛養殖場,陸續買回30多頭架子肉牛進行精心飼養?!搬劸浦皇窃鍪盏囊徊糠?,而利用釀酒剩下的酒糟喂牛才是我的目標?!蹦蔡w說。
牟太飛告訴筆者,現在他的酒作坊每年轉化高粱20多萬斤,產酒在12萬斤左右。由于他釀造的純高粱酒品質有保證,價格又公道,年釀高粱酒產值可達200多萬元。這兩年,牟太飛用釀酒的酒糟養牛,每年出欄的20多頭肉牛,不僅節約了飼料成本,每頭肉牛還能給他帶來6000多元的純利。
釀酒養牛帶富鄉鄰
如今,每天凌晨2點來鐘,牟太飛的釀酒作坊就燈火通明,年屆古稀的村民余合忠和五十歲開外的村民牟澤賢就開始自己的工作:點火、從窖池里取出發酵后的高粱上甑、蒸酒、出酒……一直要忙到早上8點多鐘才結束?!拔覀兠刻煸缟厢勍昃坪蠡丶?,就自個兒安排家中的農活,釀酒種地兩不誤。一個月下來,我們有3000多元的工資收入,若不是牟太飛返鄉創業,我這把年歲的人別說掙錢,就是零花錢都要靠兒女接濟?!庇嗪现艺f起現在的日子,臉上滿滿的幸福。
牟太飛(中)介紹攤晾的釀酒高粱
靠著自己會釀酒技術余合忠月薪有3000多塊錢,五十多歲的婦女方天珍和脫貧戶方光鐘等三人雖不會釀酒,但他們每天幫牟太飛的牛場割草和做飯,每個月也能領2800元至3000元的月薪……一年下來,牟太飛支付的工資就近20萬元。
“我當初之所以回鄉釀酒養牛,除了讓自己的錢袋子鼓起來,帶領周邊村民特別是脫貧戶一起致富,讓更多的外出成功人士返鄉創業也是我的另一初衷?!蹦蔡w說,一人富了不算富,要大家相互幫趁富起來,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幸福美好。
由于牟太飛所在的觀音閣村是典型的丘陵山區,山青水綠,沒有一家工業企業。特別是近幾年,隨著瀘州白酒產業的興起帶動本地小高粱的規模種植,觀音閣村在牟太飛的引領帶動下,返鄉釀酒或養牛的人也多了起來。目前,觀音村就有4個成功人士返鄉辦起了酒廠和肉牛等養殖的家庭農場,常年解決50多人的就業,并促進了全村及周邊鄰村村民發展高粱等種植超過1萬畝,基本形成了“高粱釀酒+秸稈酒糟養牛+牛糞種高粱”的“種、養、加”一體的生態循環增收新路。
“現在釀酒所需的高粱有保障,秸稈和酒糟讓牛兒不缺吃,接下來我要以家庭農場為依托,繼續擴大釀酒養殖規模,帶領更多鄉親在釀、養、種相結合的生態循環路上實現致富奔康,助力鄉村振興?!蹦蔡w自信滿滿地說。(周超文 何曉洪 謝啟洪 文/圖)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